
无人区码二码三码四码区别
三码引入第三个状态,理论上每个符号承载的信息量增大到log2(3)≈1.585比特,数据密度提升明显,但要面对更高的同步难度、调制复杂度与对前端射频/光学模块的要求提升。四码让每个符号携带恰好2比特的信息量,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密度,理论上在同等带宽下可以传输更多信息;但代价是对信道质量、噪声抑制、符号判定精度、以及硬件实现的复杂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理解这三者的区别,核心并非单纯追求数据密度,而是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权衡吞吐、鲁棒性、功耗和成本。
在无人区的实际场景里,这三种码制并不是“你要哪个就用哪个”的简单选择,而是一组需要共同考...